發佈日期:

舊城好飾X中區服飾大解密

文|軒楷、 采凌

圖|軒楷

臺中市中區舊稱「大墩街」,早在清乾隆末年聚落已逐漸形成街肆,大墩街為米店、柑仔店、魚菜市場集中地,因此形成附近村莊的購物市集。1903年日本政府於臺中實施市區改正計畫,並在周遭規劃許多政府機關、官員宿舍等設施,大墩街成為臺灣中部的重要區域。因處於交通節點所帶來的各地旅客,還有許多政府官員、仕紳於此活動,商業日益鼎盛,聚集大量產業的發展。

日治時代至光復初期,中區可說是臺中市最熱鬧的地方,其中人們對於服飾的需求也增加,進而帶動中區服飾產業發展。而服飾產業上中下游之間關係密切,從1965年《台灣臺中工商大觀》裡記載的公會登記資料印證,與服飾產業相關的布商、縫紉、成衣三個公會各商家位置,能看出大多的商家都分布於中正路(現臺灣大道)、中山路以及繼光街等主要道路上。

回首1980年代,隨著臺中市商業重心轉移,中區商業繁榮的光環逐漸消退,曾經擁有的服飾及衣物相關的店家—和服、旗袍、西裝、綢緞、布匹、縫紉店、洗衣店等,也一間間的倒閉遷移。

到了現在仍有幾間歷史久遠的布莊、西裝、旗袍老店挺過了沒落,依舊屹立不搖的堅守著屬於中區的記憶。同時,也有越來越多年輕的服飾店主進駐中區,他們的選品眼光獨具、風格多元繽紛,承繼了中區服飾店林立的歷史脈絡,為這裡注入一股全新活水。

對老一輩的臺中人而言,一提到服飾,都會直覺想到中區這塊地方,無論是日常生活穿的衣物,亦或是重要場合所需的西裝、禮服都可以在此購買,中區的服飾文化已深植於臺中人心中。或許中區服飾產業的輝煌時代已過去,但這些產業、技術並未就此消失,希望透過這次活動的舉辦,將這些中區文化及記憶重現於大眾的眼裡,並讓大眾認識中區的新生代服飾商家。